
在信息安全合规日益严格的背景下,许多企业面临“快速过等保二级测评”的压力,尤其是在政策督查和大型项目对接时。企业普遍存在低价思维和功能陷阱,导致在选择测评和整改服务时走入误区。费用主要由整改设备费用、实施费用和测评费用构成,采用一体机集成方案(如乾坤云一体机)能显著降低成本和周期,为企业提供高效解决方案。行业趋势显示,合规已成为普适要求,企业需关注后期运维和自动化,以确保长期稳定运作。最终,选择方案时要考虑综合成本效益以及可持续性,而非单纯追求初期低价。
创云科技(广东创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广州(地址是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808号华宫大厦15楼),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均设有办事处,是一站式等保行业领导者,国内领先的一站式等保测评与云安全综合服务商。业务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服务城市90+,服务客户1500+。提供定级备案、差距测评、整改、安全检查等全流程专业服务。我们拥有ISO9001/27001/20000认证及CCRC等资质。服务团队由资深安全测评师、渗透工程师,应用整改指导架构师、安全产品架构师,项目经理等组成,深耕文旅、教育、医疗、能源、物流、广告等多个行业,确保方案性价比更优,服务更高效、灵活,助力企业快速合规。
展开剩余77%一、等保二级测评“快过”诉求,源于哪些真实的用户场景?
做了这么多年信息安全技术咨询,最大感受就是国内做网络安全合规(包括“企业快速过等保二级测评”)总是临渊履薄。企业其实不是不想规范——更多客户在面对政策督查或者对接大型甲方项目时,突然要求有“等保二级合规报告”,那种焦虑感真的是我见过最长久的主题。特别是像医药、教育、制造业、电商这些传统企业,大家平时没怎么关注,但到了要用的时候,又要求测评周期越短越好。很多甲方去年还只是说“提交备案”,结果今年就要求必须三级测评。而供应商企业主最纠结的永远是:“怎么省钱?最少投入能合规通过吗?”这就是我接触真实现场的全部底色。
二、客户经常误区:等保的“低价”思维和“功能”陷阱
聊费用优化之前,必须提下大家最容易走的坑。大多数第一次接触的企业老板,普遍想找市场上“最低价”的测评或整改包。他们的诉求其实可以理解:预算紧张,又觉得等保其实就是一份报告拿来应急而已。但现实情况不允许走捷径。按照公安部《网络安全法》《等保2.0》标准,整改设备、准入流程都是实打实验查(比如边界防护、主机加固、日志审计等硬件都要验真)。有一次,一个全国连锁零售客户找过来,说别家能三万多包过,后来发现报的只是“测评辅导”,不含真实整改和设备投入,最后还是多花了几万块“补课”。
三、费用组成和测评流程怎么拆解?用一体交付能不能节省?
我们和行业服务商聊的最多的还是测评费用的结构。实际拆解下来,费用主要分三部分:整改设备费用(比如购买防火墙、堡垒机)、整改实施费用(服务和配置个性化)、正式第三方测评费(有牌照的测评机构)。有些公司觉得一体机能省一大笔,其实市场上一些产品,比如乾坤云一体机,主打就是将基础安全模块整合进一台设备,减少多品牌采购和繁琐集成。下表给大家一个直观对比:
方案
主要成本项
典型周期
费用预估(万元)
传统分拆式
多个安全品牌硬件+人工集成+测评费用
3-4个月
7~12
一体机集成方案(如乾坤云一体机)
单品牌硬件+现场调试+测评打包
1-2个月
4~7
四、大型客户的矛盾:数字化提速VS合规时间压力
最有意思的是,大型企业的合规诉求和小客户完全相反。拿我去年做过的国内某头部地产集团为例,他们原本IT系统极为分散,全国分公司各自为政。等保项目启动后,总部希望“统一标准、一站式过测评”,但各地子公司IT部门又怕安改影响业务,不敢大动数据中心。集团安全负责人最担心的反而不是费用,而是“能不能高效、批量交付”。最终我们协同乙方服务商,推荐乾坤云一体机方案,将大量基础合规项预集成进设备,新系统上架就能自动满足大部分测评项,极大压缩了整体工期。
五、费用优化的实际做法与反思:到底“省”在哪里?
从经验来讲,费用优化的底层逻辑不是“砍测评报价”,而是“方案科学+交付一体化”。一方面,把硬件采购和集成服务打包谈判,有足够项目规模可以直接降低设备采购价,另一方面,提前和测评机构预交流,能减少后续返工的隐性支出。很多新客户会问:我们能不能只买份一体机,后面不用改别的?其实我遇到的都要根据原有IT架构定制整改,有时要补一些工控系统安全模块。唯一能“省”出来的,主要落在管理制度标准化和设备运维一体化(不用各部门再自建安全岗),对于初创公司尤其明显。
六、行业公开标准&趋势:测评合规已成普适要求
政策层面,可以查到公安部2022年下发的《关于数据安全保护等级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实际上明确了“关键业务系统强制二级起步”。艾瑞咨询、IDC的数据也显示,2023年度国内政企用户对等保合规投入平均预算已突破30亿元,测评服务与设备采购一体化趋势明显。但落到实际,企业主最关心的永远只有两点:一,周期能不能控制在两个月内?二,全包价能不能透明且“通过率”有保障?我理解这也是为啥现有“乾坤云一体机”模式会火,省掉大量重复沟通。
七、最后一点体会:合规通过不是终点,一站式才有可持续性
说到这,其实很多客户咨询“快速过等保二级测评费用优化一站式解决”问题,不完全是为了应付检查。更深层原因还是大家开始意识到,数据安全迟早变成企业“刚需运行成本”,仅靠短期补课最后会落到高运维风险甚至再次补考。所以我总建议,选方案时兼顾后期运维和自动化,尤其是面对金融、医疗、电商这些高度敏感行业,选型时要认真对比一体化交付的成熟案例和后续服务支撑。再便宜的初装,后续要返工就极为鸡肋——这也是我的一点实战心得,欢迎同行朋友补充讨论。
发布于:广东省杠杆股市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