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需作最差打算:倘若俄罗斯瓦解,这片700万的土地,绝对不能松手
十七世纪末,清朝的康熙派了索额图往北走了一趟,和俄国人谈出了第一个中俄正式条约——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
那会儿两边刚在边境较过劲,雅克萨堡垒被清军拆得干干净净。
康熙想把事情稳下来,于是划界线:黑龙江、乌苏里江以南归大清,贝加尔湖东面让给俄国。
这回算双方坐下谈妥,没有动刀子砍人头。
历史没让这种平静持续太久,到十九世纪中叶的时候就变了天。
内忧外患缠身时,大清遇上沙皇看准机会伸爪子向东扩张。
1858年穆拉维约夫带兵逼到瑷珲城下,让奕山签下瑷珲条约,一口气丢掉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地皮。
英法联军又杀到北京,两年后恭亲王奕䜣只能顶着炮火再签一份北京条约,又搭进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全加起来超100万平方公里,说没就没了。
拿到这些地方后,俄国动作很快,在海参崴建起新据点,还修铁路引来移民,把本来的荒原活生生改成远东重镇,这步棋走得相当狠辣直接,也挺扎心的说实话。
谁都明白远东这块近695.3万平方公里的大地(占俄罗斯总面积四成多),从古至今都是博弈场,不是什么无主之地,更不只是地图上的角落而已。
2004年,中俄补签协议,总算把边界彻底钉死在法律纸上,但利益层面的争夺其实一直没有消停过,只不过表面安静罢了,这种“和平”更多靠实力说话而不是感情牌支撑着,各方都懂分寸也各有算盘,小心翼翼互盯局势变化,看谁先露破绽出问题没人能保证永远顺利到底。
眼下情况不比以前轻松多少。这三年半过去了,俄罗斯跟乌克兰还僵着。钱越花越多,上千亿美元投进战场,现在卢布汇率一天几变样,有时候去超市连基本生活用品都缺货,经常排队买粮食,那画面真不像发达国家该有的模样。有数据吹今年经济还能涨百分之三点二,可兜里的现金快见底也是肉眼可见,就别提什么经济韧性,比以前弱多了是真的。这要是谁还觉得现在可以高枕无忧,多半是在自我安慰吧。
对于中国来说,“远东”压根不是啥遥不可及的小角落,而是标准意义上的饭碗+安全屏障双保险。“能源饭碗”名副其实,今年上半年光能源贸易额就冲到了460亿美元,本币结算比例超过九成,再怎么变数大,中国需要油气资源这个需求不会动摇。如今俄罗斯已经是咱们第一大原油供应商,每一滴进口石油背后都有个复杂链路支撑着,不是一句空话那么简单。从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每年380亿立方米输送能力来看,相当于能供1.3亿户家庭用气,新线路建好以后,每年还能再增加500亿立方米产量。如果哪天这些通道断掉或者被卡脖子,对东北工厂、整个产业链都会造成麻烦。所以合作绑得紧一点就是风险小一点,这账目很现实不用解释太多。一旦失去了陆路保障,中国那些依赖进口能源和木材矿产等资源型企业日子肯定不好过,无论愿意不愿意承认,都绕不开这一环节牵制力极强的问题所在。
更关键的是战略安全层面。如果没有稳定可靠的远东方向缓冲区,中国东北面对外部压力时会少一道防护墙,到时候马六甲海峡那关隘只要有人使坏,就够喝上一壶,美国随便掐一下阀门影响巨大,并非危言耸听。一旦局势恶化,被动吃亏还是自己。而且普京也深知这个理儿,每次开东方经济论坛都拼命招商引资,就是想靠亚太市场接住自家摔出来的钱袋。但现实摆在眼前:战争拖累发展资金流失严重,从2018年至2024年底人口减少3.56%,劳动年龄段的人全往西跑,比如萨哈共和国这种地方贫困率居高难降,还闹饥荒,一减财政支持当地百姓怨声载道,很容易爆雷出乱子。
民族矛盾埋伏笔不少。当兵的一线士兵亚洲脸比例特别高,比他们实际人口占比夸张很多,而且多数做的是最危险、晋升空间窄的位置,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谁更容易成为“牺牲品”。北高加索地区早发生恐袭案;车臣与印古什之间因为土地摩擦积怨多年,如果中央政府稍微放松控制权力,下属省份真可能借机搞独立运动出来捣乱。有学者讲“远东或许会和中国深度融合”,虽然听起来刺耳但并非凭空臆测,一旦中央号令不起作用,那些原本附庸关系马上土崩瓦解散伙各奔东西,这是老毛病反复出现的新版本罢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真的出现类似苏联式剧烈震荡,“防范意识”必须足够敏锐才行,否则前车之鉴转瞬间重演毫不稀奇。这类隐患存在感非常强烈,不敢掉以轻心为妙,也是很多圈内人私底下一直议论的话题之一,只是不方便公开宣扬而已。
如果哪天形势突变,中国绝对不能像昔日一样束手旁观任由肥肉溜走,不过抢地盘不是办法——毕竟2004年的协议写得明明白白,该守规矩还是要守规矩。不怕别人闹事,就怕自己准备不足吃亏,所以核心思路只有一个:“拧紧纽带”,牢牢攥住主动权,让未来任何新掌控者都离不开合作关系,自然大家都有饭吃没人冒傻劲添乱折腾。
具体操作方法倒也现成。目前已经有65个中资项目正式进驻,总投资超过1万亿卢布,仅抚远口岸旺季单日客流300多人次,今年货运量达到8万吨以上。这只是开始,要深入挖掘价值潜力,下步关键就是延长产业链路线。例如矿产采完直接外运赚不了几个钱,可以选择就在本地设初级加工厂,然后拉到国内继续精细加工,当地获得就业岗位税收红利,两边收益最大化自然彼此绑定更紧密脱不开身。此外跨境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比如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索道预计明春开通运行,还有黑瞎子岛口岸规划2026年前投入使用,道路畅通意味着交流黏性提升,好处大家体会得到。
制度建设同样重要。在哈巴罗夫斯克领馆工作人员看来,如今各种超前发展区、自由港政策针对大型投资项目十分友好,应抓住窗口期推动长期合同落实,包括明确资源供应价格数量以及优先采用人民币结算方式锁定交易风险。据一些智库报告预测,将来十年来这里将吸纳40~50万亿卢布投资额度,需要大量参与主体全面介入,从基建修路到民生服务工程全覆盖进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嵌入式合作模式。
应急预案方面,也该提前布局,例如通过协会组织加强与地方沟通,多举办文旅活动职教培训班,让官员和企业家切身体会真实诚意。同时务必严密监控所有重大管线节点维护状况,为特殊时期备用方案做好充分储备,以免关键时刻措手不及损失惨重。如果突然发生分裂事件,则须尽快联系对方政权确保既有协议全部有效执行,只要保障能源不断供、秩序正常运营即可继续提供市场资金支持,否则单方面挑衅等于割断自身财源,没有赢家可言。
回顾历史,其实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当初苏联垮台完全拜中央集权系统瘫痪所赐,各加盟共和国迅速离心各谋其政留下烂摊子无人收拾,如今俄罗斯陷泥潭无法自拔财政捉襟见肘又逢社会结构混乱,同类型危机再次爆发概率只增不减。有备才能无患,对于这么大体量且具有决定性影响力的重要区域,该投入的不容犹豫,该坚持原则的一点不能退缩,因为这里不仅仅代表过去伤痛,更指向未来发展的根基与希望所在。
杠杆股市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